Janet,出生於美國德州的ABT(America born Taiwanese),大學畢業後到台灣計畫實習七個月,意外成為Discovory旅遊生活頻道台灣旅遊節目「瘋台灣(Fun Taiwan)」主持人,在台灣一待待了八年。本(2010)年初Janet也在她的生命清單上打了一個勾-出了
《帶著100支牙刷去旅行
》一書,如願在30歲前成為一名作家。
相信看過幾集「瘋台灣」節目的人,都會對於有陽光般氣息的主持人Janet留下深刻印象,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電視視野之外,感受到台灣各角落的生命力而感動。每次坐在電視機前心嚮往之外,不禁都會陷入同樣的思緒-Janet是怎麼辦到的?沒想到在WorldMUN 2010籌備與活動的進行中,我們也被問了相同的問題。甚至,除了重要的幹部、副主席、工作人員,代表們也間或被記者採訪詢問,企圖找出「成功」的因果脈絡,與如此產出與眾不同地契機和拖曳地軌跡。有時我們同樣反問自己,身為團隊的一個螺絲釘,我們是如何組裝在一起、結合成團隊、發揮作用力、最終完成WorldMUN 2010的舉辦?事後來看,成功與否不是WorldMUN的要件,如同模擬聯合國的精神一般,重要的是過程-在途中不斷尋找希望、抓住機會、行所當行。
(以上簡介出自
《帶著100支牙刷去旅行
》)
「大人物系列」最初的構想是希望透過與在國際交流有其專業與聲譽的人物的接觸,能使WorldMUN 2010活動籌備有所精益並增進大眾對於此次活動的認識。公關部員紛紛提出訪問嚴長壽、林懷民、龍應台等人的想法,在百般嘗試與調整下完成了這次的任務。Janet是我長長的名單的人選之一,在出擊的過程中為了想辦法與她接觸,跑去聽了她在富邦講堂的演講,伴著她感冒的濃濃筆音說著周遊各國的奇妙經歷與來台灣的際遇。演講一結束她馬上被熱情的粉絲團包圍,使我的演講堵人計畫失敗,只在她臨走前得到簽名。一度在她的部落格和Facebook留言毫無音訊想要放棄,參加新聞工作坊(臺大學生電視台舉辦)卻幸運地碰到瘋台灣的製作人Roger,因此和Janet的公關搭上線。
來回超過十封E-mail敲定的短短二十分鐘的電訪,Janet以她不懈的熱情訴說她對台灣的喜愛。在她眼中,台北是個友善的大都市,二十四小時充滿活力,永遠都有事情在發生。最妙的是,新舊元素可以全部混搭在一起,你可以同時看到101大樓和隔幾條巷子老太太騎三輪車收廢電扇,這種狀況也隨時隨地再發生。在台北市與郊區有山又有海,隨心情開車不到一個小時就可抵達,非常方便。如果有朋友來台北,唯一的 Must do就是帶他們去吃麻辣火鍋!其他的就依朋友的興趣,看山看海或博物館,像她很喜歡的西門紅樓或是象山,行程不一而足。
Janet在台灣的人生轉折與遊歷他國的奇遇不遑多讓,也因此當初計畫實習七個月如今待了八年,未來打算長住台灣。在當主持瘋台灣後,走出台北讓她體驗到台灣更豐富的文化與人情。她始終認為,台灣不斷在找新的機會、不斷變化,就像她進入演藝圈、當上主持人、出書的機緣一樣。她也鼓勵大家在異鄉不要因為語言的隔閡而退縮,若放膽體驗當地文化會發現願意幫助你的人很多,語言不通也別有一番趣味。
最終我問出了每次看瘋台灣冒出的疑問,「你是怎麼做到的」。Janet表示每集的故事和內容都由製作團隊負責,她除了事先閱讀些當地歷史,其他就是臨場的表現。雖然這與我預期的答案相悖令人乍聽之下難掩失望,但轉念一想成功背後的付出籌備確實不在一人。在WorldMUN 2010何嘗不是這樣?給代表們、哈佛團隊、贊助商、媒體記者等看到的一切的活動與服務輸出,哪一項不是後面各部門的血汗心力、不是多重的挫折、爬起、才到終點?在電梯進出聲響間歇中,我聽出了她的忙碌,也聽到了這次訪問最大的問題的答案。
--
時嘉辰 (Caroline)
Officer of Public Relations
WorldMUN 2010,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