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系列II: 尤克強教授專訪

Views Share in Google Buzz 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WorldMUN- 年輕的一代能夠透過這個活動去了解到整個人類的命運是結合在一起的。」-尤克強


尤克強教授簡介

於1952年出生於臺灣,1977年赴美進修,獲德州大學Austin校區電腦碩士及管理學院Management Science/Information System博士學位。在美國有十餘年的工作經驗,曾任職於IBM、Schlumberger等公司研發部門。

1988年獲麻省理工Sloan School聘為Research Scientist,其後於Kansas State University、臺灣交通大學及元智大學擔任教職,曾任系主任、所長、管理學院院長、大學研發長等職;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獲聘為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客座教授,現任元智大學總務長。
尤克強喜歡文學、閱讀及思考,曾為臺灣《商業週刊》、《數位時代》、《卓越》等雜誌撰寫專欄,目前仍為臺灣PCHOME網路電子報《名家專欄》作者。2001年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其《知識管理與創新》一書,2003年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再出版其增訂之《知識管理與企業創新》,均獲好評。另有《英語詞彙結構寶典》一書。

與尤克強教授有約
WorldMUN 2010臺大合辦團隊公關部有幸與尤教授進行訪談,由公關部郭蕙瑜同學於2010年1月中旬訪問並記錄之。以下帶大家一瞥尤教授的對於我們以及臺灣青年的看法與建議:

訪談內容

1. 當初為何不繼續待在美國工作,而回來臺灣?

尤: 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語言: 雖然在實務方面沒有問題,但是相對而言仍然是處於弱勢。另外一個為國外社會上的能力差距: 平常在與其他教授溝通想法時,不認為他們有所謂的過人之處,但他們厲害的地方是我永遠無法打進去的,也就是他們在社會上的人脈。加上當時臺灣科學園區以及大型企業(例如宏碁)漸漸發展起來,而政府部門一些有人也希望我回來,因此後來便回到臺灣從事教學工作。

2. 老師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於文學創作有興趣?如何去培養?

尤: 早期開始我是寫管理方面的文章,後期才開始翻譯詩歌。文學有她的好處, 能夠藉由經驗以及閱讀不斷累積知識及能力;相對的,科技一旦被淘汰就沒有用處了,時代不斷在創新,新科技紛紛竄出頭,當初所在行的電腦領域很快就被淘汰了,因此當初的技能便沒有用處了。
我2003年從事文學創作到現在,後來漸漸發現滿少人在介紹英文詩歌,便開始蒐集相關資料,慢慢的培養出興趣。最近在竹科之音(FM97.5)也有新的廣播節目開播,節目名稱為「今晚我可以讀詩」,星期一晚上八點~九點首播,星期六同時間重播,主要介紹有名的英文詩歌,和方平一起主持。歡迎有興趣的人一起來共襄盛舉,體會英文詩歌的美妙之處。

3. 對於出國留學和在臺灣念研究所的差別想法? 出國多學到的是什麼東西?

尤: 「科技進步全球化」是以前和現在最大的差別,在我們那年代,沒有學語言的環境,要接受全球化就必須出國留學。但現在網路發達,上網就可以學習到不同的語言,因此待在國內便能夠將語言學好。如果只是以學習英文的理由而出國念書,好像有點說不過去,畢竟現在的環境學英文並不需要砸大錢。
美國的博士教育,基本上和臺灣最大的差別是:沒有萬般皆下平,唯有讀書高的觀念。美國人不必念碩博士,大學畢業便可以去工作。去念博士的人是真的喜歡做研究,或是真的很聰明的人。在美國念博士一方面比較輕鬆,但需要有創意,美國念博士的人已經透過自我篩選,認為自己適合才念,而臺灣則是基於擁有博士學位便有面子或是社會地位較高,並不是因為興趣。因此臺灣博士水準比較參差不齊,美國平均的水準眼界較寬一點

4. 要如何做到像native speaker那樣?用他們的語言講出他們的生活?

尤: 臺灣人學英文有個障礙,因為考試太多導致學習方式錯誤。語言需要用耳朵和嘴巴代替眼睛學習,考試不是目的,臺灣這部分的教育有點本末倒置。
在元智教書時,我鼓勵老師帶著學生學習,盡量使用口試或是寫文章的方式代替所謂的選擇題。標準不需訂太高,英文只要敢講就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5. 老師對於托福這類考試的想法為何?

尤: 這類的考試目的是對的,因為需要聽說讀寫的能力兼備,因此沒有所謂的不好,到美國去念書的確是需要具備足夠的英文能力。


6. 為何對於希臘神話情有獨鍾?

尤: 學習語言需要知道有趣的部分,西方文學幾乎都是由希臘神話開始(荷馬口述),因此知道了語言的起源,便很容易掌握很多的概念以及用法。

7. 對於臺灣學生的國際觀想法?

尤: 臺灣媒體科技已經很夠國際化了,但是不是ELS的環境,因此不如香港和新加坡。現在的生活環境只有中文的國際化卻沒有英文,是值得再發展的。


8. 對於臺灣和中國大陸學生的程度有何看法?

尤: 中國13億人口裡面的前幾%菁英跟臺灣人前幾%菁英差不多,但大陸學生的確比臺灣學生用功,相對而言在國外的成績表現較臺灣學生優良。不過臺灣學生的世界觀比較好,心胸也較開闊,這是由不同的政治以及學習風氣所影響。

9. 對於WorldMUN 2010的想法為何? 有何勉勵的話語?

尤: 年輕的一代能夠透過這個活動去了解到整個人類的命運是結合在一起的。我們已經脫離以往的意識形態或者宗教對立的階段,未來不管是環保、飢餓、疾病的議題也好,不可能有國家能夠築起一道圍牆獨立生存,也不可能有國家讓強者欺負弱者。未來是個全世界致力於共同對永續生存的時代,這樣的觀念對年輕人越早培養是對全人類有利益的事情,而這活動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


溫馨時刻

訪談結束,尤教授致贈訪談人郭蕙瑜同學親筆簽名書: